Search

"你去問多數的價值投資者,他們的夢想都差不多,都是管好自己的錢 -> 管好家人的錢 -> 成立一個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"你去問多數的價值投資者,他們的夢想都差不多,都是管好自己的錢 -> 管好家人的錢 -> 成立一個基金。但其實這是巴菲特的路線"

我是靠模仿起來的,而確實模仿是最快的學習方式,誰不靠模仿呢?牛頓說他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巴菲特一開始也是模仿葛拉漢,只是後來推翻了葛拉漢走出了自己的路

過去三天投資團隊進行密集的創造,創造屬於我們的投資方式。漸漸理解,我不是葛拉漢、我不是巴菲特,我是阿堯。巴菲特可以每天讀幾百頁年報、巴菲特可以無聊每天吃一樣的東西、巴菲特從小就有搜集的愛好。但阿堯沒辦法,我可能要很吃力才能讀個幾百頁,我也不想每天吃一樣的東西,我對收集物品也沒有很強烈的喜好,這是我這個人跟巴菲特的差異。而要解開這個節,要從自我探索開始,我是誰?怎麼長成現在的樣子?

第二是時間的差異。葛拉漢生在大蕭條、巴菲特生在美國文化輸出全球的時間、阿堯生在網路時代。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碰觸到的東西不一樣,自然不能硬要長出一樣的東西

第三是空間的差異。巴菲特中了娘胎樂透,生在美國。阿堯也不錯,生在台灣等等。美國的金融環境跟台灣的金融環境,本質上不同,也不能硬要他們在不同的土壤結出一樣的果

當漸漸理解這些差異,然後去思考投資的天(根本邏輯、自然規則)地(環境)人(我)就會越來越清晰,感覺投資變成一個越來越單純的事情,當然他不簡單,因為要不斷研究本質、要順著環境的勢還有一直深入了解自己

要打破巴菲特給我的枷鎖不容易,但走出來後又是一片天空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謙虛學習投資知識 快樂分享投資理念 阿堯投資筆記部落格 http://joey980161.pix
View all posts